六国论重点句子翻译-61句优选

导读 1、“洎”是介词,及,等到。“洎牧以谗诛”是介宾短语作状语。“洎”的宾语“牧以谗诛”是个主谓短语。 2、⑤赵尝五战于秦.(倒装句,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) 3、以上为论史评古,

1、“洎”是介词,及,等到。“洎牧以谗诛”是介宾短语作状语。“洎”的宾语“牧以谗诛”是个主谓短语。

2、⑤赵尝五战于秦.(倒装句,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)

3、以上为论史评古,以下则是刺时砭今了。针对现实发抒感慨,指出北宋“以天下之大”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“弊”的不当。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,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。

4、重点句及翻译

5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6、译文: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!

7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
8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,其势弱于秦,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。

9、与:亲附、亲近.

10、洎:及,等到.

11、针对历史发抒感慨,惋惜六国的失策,主要是“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”,讽劝“为国者”应以此为训,对敌要敢于斗争。

12、④洎牧以谗诛.(被动句)

13、③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.(“为……所……”式被动句)

14、译文: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,他们的势力(虽然)比秦国弱,可是还有可以不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。

15、六国论中没有宾语前置句。

16、积威:积久而成的威势。劫:胁迫、挟持。这句翻译为“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,却被秦国积聚的威势所挟制”。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方略,揭示其“破灭”的根源。

17、①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.

18、译文:齐国不曾贿赂秦国,(可是)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,为什么呢?(是因为齐国)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。

19、六国:指战国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几个诸侯国.

20、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。

21、赵尝五战于秦,二败而三胜。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。

22、单独看,这句翻译为“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诛杀”.其实,句中主语“牧”是“诛”的被动者,而不是“诛”的施动者,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.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“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”.

23、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,何哉?与嬴而不助五国也。

24、单独看,这个句子翻译为“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,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,也不是打仗不得法”.它同下文“弊在赂秦”一起,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,简捷明快.

25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。(用“非”表示的否定判断句)

26、有如此之势,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。(“为……所……”式被动句)如此之势:泛指“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”和“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,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,并力西向”的大好形势。

27、积威:积久而成的威势.

28、被其他类似用法

29、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

30、译文:六国的灭亡,并不是(因为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病(弊端)在于(用土地)贿赂秦国。(用土地)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(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。

31、六国:指战国时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几个诸侯国。兵:武器,单独看,这个句子翻译为“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,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,也不是打仗不得法”。它同下文“弊在赂秦”一起,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,简捷明快。

32、如此之势:泛指“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”和“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,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,并力西向”的大好形势.

33、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

34、兵:武器

35、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,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,并力西向,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。

36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
37、劫:胁迫、挟持.

38、以:因为,由于.

39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。(“……也”式判断句)。与:亲附、亲近。嬴:秦王的姓。单独看,这句翻译为“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”。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。

40、译文: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,打了两次败仗,三次胜仗。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,(赵国大将)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(或李牧接连使秦国的进攻败退)。

41、洎牧以谗诛。(被动句)洎:及,等到。以:因为,由于。单独看,这句翻译为“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诛杀”。其实,句中主语“牧”是“诛”的被动者,而不是“诛”的施动者,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。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“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”。

42、译文: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,邯郸成为(秦国的一个)郡,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。

43、赵尝五战于秦。(倒装句,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)尝:曾经,过去,时间副词。于:同、跟,和“秦”一起构成介宾结构,作“战”的补语。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,翻译为“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”,语意就顺了。

44、译文:想一想(或念及)他们的祖辈父辈,冒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。

45、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

46、这句翻译为“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,却被秦国积聚的威势所挟制”.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方略,揭示其“破灭”的根源.

47、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.(“……也”式判断句).

48、嬴:秦王的姓.

49、“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”,其中的“所”不能单独来看,它与前面的“为”是固定搭配,“为.....所”表被动,所以这里的“之”不是取独作用的,而是助词,补全音节作用,不用翻译。

50、六国论常考重点句子

51、译文: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,却最后才灭亡,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。

52、(用“非”表示的否定判断句)

53、单独看,这句翻译为“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”.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.

54、六国的灭亡,不是(因为他们的)武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。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,(这就)是灭亡的原因。有人问:“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,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?”(回答)说:“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。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,不能独自保全。所以说:弊病在于贿赂秦国。”

55、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
56、⑹被。例:①周年处少时,凶强侠气,为乡里所患。②升死,其印为予群从所得。③吴广素爱人,士卒多为用者。④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。⑤恐为操所先。⑥行将为人所并,岂足托乎!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,陷泥中死者甚众。⑧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⑨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。(11)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。(12)为仲卿母所遣。(13)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。(14)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!(15)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。(16)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。(17)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,(18)竟为秦所灭。(19)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。

57、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,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

58、于:同、跟,和“秦”一起构成介宾结构,作“战”的补语.

59、尝:曾经,过去,时间副词.

60、特殊句式

61、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,翻译为“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”,语意就顺了.